我們知道如今的0050 台灣50 ETF,0056 元大高股息ETF已經是全民ETF的存股標地,這應該是拜全球的低利率環境所賜,讓一群靠著定存利息維生的老人家,逼不得已解約定存而轉向風險資產,但這是好還是壞呢?
風險還是機會,都是因為太想贏了。
去年姪子考上北科大的產學專班,接著在職訓局訓練,我一度認為他長大了,懂得選擇自己所愛,畢竟這是一條非主流的路,但今天知道他想退訓去當兵,甚至想轉往餐飲業發展,我心裏滿是問號,當初的雄情壯志,怎麼就經不起一個冬天的磨練?
為甚麼經濟好轉,股市卻下跌 ? 切記永遠不要跟FED作對。
美股那斯達克指數(NASDAQ)近期波動劇烈,從2/16最高的14,175點下殺到3/5最低來到12,397點,短短的14天指數蒸發了1,778點,跌幅12%,幾乎就來到了由多轉空的牛熊分界線,而波動的來源是近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來到了1.63%,引發風險市場對於科技股的追殺,然而,這樣的追殺合理嗎?公債殖利率會不會持續再飆升呢?
簡單事重覆做,如何使用一條均線來避開股市災難?
繼車用晶片缺貨,台積電的產能變相地控制了全世界之後,長榮貨輪「長賜號」23日擱淺在埃及蘇伊士運河也卡住了全世界的咽喉,在這個全球分工細膩,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時代裡,我們可以了解那邊運河塞船了,這邊衛生紙就要缺貨了,而這樣的事件所引發出來蝴蝶效應,會越來越頻繁也越來越嚴重,不過,我們安安靜靜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不屈不饒地拿好自己該拿的碗,我相信我們會活的很精彩.
定期定額存股指數型ETF,就是散戶自我的救贖。
新冠疫情嚴峻,台灣進入社區感染,間接也影響到台股上周變化,盤中一度崩跌了1417.86點,創下史上盤中最大跌點,並一度摜破半年線達15165.27點,無奈疫情升溫,雙北升三級警戒,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變化,只希望天佑台灣,大家出門戴好口罩,早日讓疫情遠離我們心愛的家園。
簡單事重覆做,如何使用均線來判斷趨勢與轉折?
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圈,這幾天的上下波動極大,比特幣5/19日下跌14%,當天上下振幅可以來到29%,另外,上下振幅來到40%以上的比比皆是,這樣可怕的跌幅,怎會是做一個貨幣屬性應該要有的波動呢?這完全是一個貪婪屬性所驅動的商品,赤裸裸的把人性攤開,擺上架來做交易。